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在商场上你争我夺,为了就是要荣华富贵,而对于在这些你争我夺的过程中到底使了什么手段和不必要的错事都一概不谈,只要能赢。不只是工作者,就连未成年少男少女都拥有了这种行为,是否是随家长个性使然,还是作为学生的生存之道?
其实,这种行为是要不得的,因为它不但会让人失去了面对失败的勇气并在不知不觉中让令一个人受到相当严重的伤害。不过主要因素到底是什么呢? 事实上是来自于这社会的风气。在这个21世纪的舞台上,每个人都被分阶,有钱有势力的人都被人爱戴;没钱穷困的则被唾弃,同样的,聪明的学生就能被受关注;较没知识、学问的则被人看不起甚至糟蹋。在这情况下,学生们就为了能金榜题名,甚至被受赞好,而纷纷不择手段来获得高排名并让自己得到老师和父母的肯定。这不就违背了教育原本的定义了吗? 教育不是让人们贯通四书五经和学习品德修养吗?
不过,现在的学童怎么会有心思去了解并加以实行这代代相传的教育呢?他们再也不像以前的学生单纯的玩闹,而是成天卧在家里看书,娱乐时刻就是看故事书。这岂不是失去了愉快和生活的意义,更令人无奈的是所读的书只是光死背等考试能把对的答案圈起并取得高分就行了。但是等考试完毕,又有几个能了解甚至记得自己曾学过的事物呢?这不是很可悲很无奈吗?
我想这还算还好,但更糟糕的是为了胜利不择手段的行为。现代的年轻人不再只是单纯的想把书念好并以后取得高薪水的职业,而要的是让人称赞、看得起。因此,他们便开始变样,开始学会偷考卷、作弊、向以考过的学生问取考题、甚至把考卷复印起来并在未考前翻书找答案。这些行为不是证明了成绩不代表了一个人的真实实力了吗?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读到三更半夜,抱枕难免的学生来说不就是种不公平的对待了吗? 但现代人都是现实的,他们只会想要成功而所谓的良好品德修养对他们而言只是身外物。
就拿个我学校的学生作为例子吧:
当天是上华文科,大家都各自回到了座位上准备上课。当老师一走进课室,便吩咐我们回家做一片名为‘’ 绿化校园的重要性‘’ 的作文并在隔天交给老师。就这样,我的一位同学为了能在老师的批改下获得高分并得到老师的称赞而抄了一片类似的范文。就当老师将作业分发会来时,老师大赞她的作文并劝我们多多向她学习。这时的她一点羞涩感都没有,反而是神气的望着我们像是表现出自己的能力有多强。但就这么不巧,我的令一位朋友刚好到网站上看到了这则范文并将它打印出来递来给我们看。这时才让我知道有时人会了赢而做出令人无法想象的事。更令我不解的是,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成就还如此不羞耻的炫耀着。
从这则例子看来现代的实力派人才已少之又少了,而因不择手段而得到地位的人却源源不断。这对社会来说是种损失,也是种深切的无奈啊……,但谁愿意改变要赢不折手段的习惯呢?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要尽快改掉这可怕的行为,要切记为赢不择手段的行为要不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